調音臺的組成及功能
在【工具】菜單中選擇【調音臺】,打開調音臺的界面。
這個調音臺由通路(strip)和母線(bus)組成。通路是輸入的部分,而母線也被稱為主輸出(mix)。
ME 中通路的輸入有兩種選擇,一種為從物理通道輸入的信號(如用話筒進行故事板配音時),另一種為故事板音頻軌道上的回放,可通過軟件控制選擇監聽哪一種輸入。
在故事板編輯時,一般采用后一種輸入方式,每一個音頻軌道默認對應輸入到相應的通路中,即A1軌對應Strip1,A2軌對應Strip2,以此類推。音頻軌道頭軌道名稱下方的數字標示了這種對應關系。點擊數字區域,會彈出通路選擇對話框。
聲音進入通路后,經過一個衰減器,輸出到母線(主輸出母線),再經混合母線上的衰減器輸出至物理輸出接口。
下面我們結合一條通路的構成來介紹它的功能。
默認為Strip*和Bus*,雙擊可更改輸入新的名稱,如“同期聲”、“背景音樂”、“解說詞”、“混合聲道”等,方便識別和記憶。點擊右鍵,可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增加通路或母線。
② 輸出開關
決定輸入音頻經過通路后的流向,即輸出到哪一條母線去。開關有兩種狀態,“ON”和“OFF”,在字符處點擊可以進行切換。選擇“ON”表示將該通路的聲音輸出到對應母線。點擊并左右拖拽旋鈕可在-100-0范圍內調節輸出到母線的音量大小。
一般來說,對于立體聲節目制作,有兩條輸出母線Bus1和Bus2,分別為右聲道和左聲道,對應物理輸出接口1和2。此時調音臺上有兩排輸出開關,上排開關對應左聲道,下排開關對應右聲道。在制作左右聲道內容不同的節目時(例如左聲道為同期環境聲,右聲道為解說詞,或者左聲道為中文解說,右聲道為英文解說),需要將相應開關設置為“ON”或“OFF”,如下圖所示。
③ 插入特技區域
在空白處點擊右鍵,可為整個通路添加音頻特技。
④ 音量控制器(推子)和UV表
通過調節推子,可改變聲音增益,在-∞到+12dB范圍內連續調節,推子上方的數字顯示當前增益的值;推子右側的VU表可以對音頻進行實時監看。雙擊推子可以復位到0dB的位置。
⑤ 獨奏和靜音按鈕
獨奏就是將某通路從其他通路中分離出來,單獨進行監聽。反之,可以設置為靜音,以監聽其他軌道的混音效果。獨奏按鈕點亮時,其他通路自動靜音。靜音按鈕點亮時,對應通路UV表無指示。
⑥ I/O選擇
點擊右鍵可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物理的輸入輸出接口。
按鈕是展開/折疊開關,可將對應的上述各部分、通路或母線進行折疊,以簡化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