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中的顏色校正特效
來源:本站發布 作者:admin 瀏覽:2506 時間:2012-09-03 06:52:54
-
顏色校正又叫校色、調色,是影視節目后期編輯中常見的特效,主要涉及對畫面亮度和色彩的調整。顏色校正的作用有兩個,一是 對前期拍攝素材的缺陷進行一定程度的彌補,二是根據劇情的需要、情緒的表達,形成獨特的影調和色調,營造出豐富的畫面效果。
-
大洋 ME 的特技庫中有一個“顏色校正”文件夾,為編輯者提供了多種工具用于顏色校正。這里我們僅以“ DsxFX- 顏色校正”為例,介紹其基本的使用方法。
“ DsxFX- 顏色校正”特技共有四個標簽頁,分別為 色彩平衡、 Luma 、 ProcAmps 和掩模。
-
-
“色彩平衡”標簽頁
-
在色彩平衡標簽頁中有四個色輪,分別對應 Master 、 Shadows 、 Mids 和 HightLights ,可用于調整整個圖像的色彩,還可以分別調整圖像中不同亮度層次的色彩值。
其中 Master 表示畫面整體,對它的調整將影響整個畫面,形成整體顏色偏移。如圖所示,將 Master 色輪中心的圓點向左上移動后,素材整體偏桔黃,有像在黃昏中拍攝的感覺。

-
根據亮度范圍,可以把整個圖像分為 Shadow (暗部)、 Mids (中亮部)和 HightLights (高亮部),大概范圍圖中分別用黑色、灰色和白色標識,可通過對應的色輪分別調節。對暗部的調整影響的范圍是黑色區域,對中亮部的調整影響的是灰色區域,而對高亮部的調整影響的則是白色區域。

例如,通過觀察得知,圖像中天空和云基本處在中亮部,為了讓天看起來更藍,可作如下調整:勾選右側“色調范圍調節有效”,將 Mids 色輪中心的小圓點向右下方移動。畫面中天空變得更藍了,而其他的部分則變化不大。利用這種方式,可使調色更加具有針對性。
標簽頁的右側區域還有亮部 Y 有效、中亮部 Y 有效、高亮部 Y 有效等參數,用于分別調整三個部分的亮度。
-
“ Luma (亮度)”標簽頁
-
這里主要是調整畫面的亮度層次,這通常調色過程第一步所需要做的。左側是亮度曲線,默認情況下是一條呈 45° 的斜線。左下角的端點代表暗部,右上角的端點代表高亮部,中間的過渡代表中亮部。

拖動右側中部的小圓點向上移動,可使曲線上升,將會加亮圖像;向下拖動圓點,曲線下降,將會減暗圖像。對應的,右側的Gamma 數值也會隨著變化。

-
向左拖動右下角的小圓點,將高亮端點在 X 軸減少,向右拖動左下角的小圓點,將暗部端點在 X 軸減少,縮短兩個端點在 X 軸方向上的距離,可起到合并高亮、合并暗部的作用,即高亮部分亮度增強,云層等層次減少,暗部亮度降低。 在前期拍攝時,素材由于環境光線、攝像器材等因素,會造成黑的不夠黑或白的不夠白的情況,畫面顯得“灰蒙蒙”的。在后期制作的時候常使用到提高高亮和降低暗部的手法,來彌補這樣的缺陷。

-
“ ProcAmps ”標簽頁
-
這里主要涉及畫面的色調、飽和度、對比度和亮度的調整,參數比較簡單,就不再詳述。

-
“掩膜”標簽頁
-
掩膜主要用于確定色彩校正的應用范圍。可在調色過程中通過分屏的方式對比和比較調色前和調色后的結果。

-
應用舉例
-
對于下面的原始素材,綜合調整前面提到的參數,可得到具有油畫風格的色彩濃郁的最終效果。
調整方法如下:
1.首先在“ Luma ”標簽頁中調整亮度層次。

2.在“色彩平衡”標簽對各部分分別作以下調整。

3. 最后在“ ProcAmps ”標簽頁整體調節畫面飽和度。

-
小結
-
本期介紹的是在 ME 中進行顏色校正的基本方法。在校色時,通常應遵循“先亮度,后色度”的原則,即先調整畫面的整體亮度層次,再進行顏色方面的調整。熟練掌握這方面的技巧,可以使我們在后期編輯階段一方面對前期拍攝素材的缺陷進行一定程度的彌補,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劇情的需要、情緒的表達營造出不同的畫面效果,為影片增色。
